2005年8月8日 星期一

鐵盒打開了...

六十年前的春青。十四個至今倖存的台灣阿嬤,細細回溯彼時才13歲至25歲芳華正茂的生命,一段被騙、被欺、被迫的沈重歷程。

鐵盒的隱喻,卻來自一個早已不在場的李米順。二次大戰期間,二十餘名台灣慰安婦被迫隨著日軍在菲律賓叢林逃亡,李米順將一束頭髮及指甲裝在鐵盒裡,表示若不幸命喪他鄉,請其他女孩幫忙帶回故里。戰後,陳樺履約把李米順的鐵盒帶回台灣,一併其他慰安婦的記憶,就此積沈六十年。

烽火中裝載著青春印記的鐵盒子,封顉著什麼樣的故事與身世?一直到1992年,台灣慰安婦開始集結、行動,歷史的切片才隨著一聲聲沈痛的控訴,慢慢從鐵盒釋放出來。「鐵盒的青春」是台灣慰安婦十幾年來抗爭運動的記錄與史料,個人的生命得以在集體行動中淘洗、直視、呈現。

輯一收錄的十四名「阿嬤的故事」,是全書的主軸。作者以地域作為切割分類的座標,分別以「瓊州悲歌」、「蓬轉東南」、「萍飄四方」敘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台灣女子被強迫、或受騙帶至海南島、東南亞戰地慰安所工作,及原住民少女就地在駐營部隊被逼無償提供性服務的故事。輯二的「漫漫求償路」則鉅細彌遺詳述台灣慰安婦求償行動的歷程,兼及韓國、荷蘭、菲律賓相關行動的報導與對照,以至近年來對日本殖民歷史的殊異詮釋,引發極右派親日人士對慰安婦的不同解讀。

十四個故事像是一面地圖鋪置在歷史的景深前。作者寫人,但從地理著手,先以詩歌引入整個地理人文背景的經緯,讀者於是站遠了,看見一個個台灣養女、女工、女學生、甚至新嫁婦,在軍國主義的戰火煙硝中,從殖民地港口跨越國界移動到另一個軍營駐紥的陌生地,貧窮、殖民與戰爭是年輕女性跨國流動的引線,鐵盒裡的記憶一寸寸出土。

這份田野資料的收集,應該是同時搭配整個求償、訴訟、要求真相的運動需求,對整個慰安婦召募、運送、勞動與管理的過程,有證詞般的反覆陳述。就性勞動本身,慰安所有一整套制式的工作標準,包括休假、生理假、四六拆帳、保險套、體檢等,但從殖民地運送來的婦女,若不是受到拐騙(到海南島食堂洗碗),或是軍警強迫逼從(「你被抽中了,要為國家、為軍人做些事。」),就乾脆是半路上直接被捉走.....青春至此轉了向。戰後,那些永遠無法兌現的存款帳戶,還有不斷的自責、污名、生心理挫傷,是更大的禁錮,有人甚且長年吃素以消罪孽。必定是上輩子造了孽,不然,不然怎麼解釋一生不做壞事,卻要承受這樣的惡果,犯錯的人卻毋須負擔責任?如果是非不分,受壓迫的人何以自處?

鐵盒被帶回來了,打開了,我們這一代人,如何對歷史交待?我們曾經如何討論、對待、行動?你不能假裝看不見。(2005.8.7中國時報開卷版,評「鐵盒裡的青春」/天下遠見文化公司)